
实践队员在西安革命公园门前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基层社会实践,2025年7月16日,国际(萨马拉)交通学院“青春筑梦爱国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积极响应“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满怀崇敬之情走进革命公园

踏入公园,目光便被两处庄严肃穆的身影吸引——杨虎城将军与刘志丹烈士的雕像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一身戎装的杨虎城将军铜像,见证着他坚守西安的铁血丹心,承载着“西安事变”中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的担当;汉白玉雕琢的刘志丹烈士像,镌刻着他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艰辛,映照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赤子情怀。


眼前翻开状的石碑,静静诉说 1926 年西安被围的苦难与抗争。那段被战火炙烤的岁月里,数万人的牺牲,换来了守城胜利的曙光,也让“革命公园”的意义,厚重如磐。
老师带领我们穿梭其间,每到一处,就将历史脉络缓缓铺陈。从军阀围城的艰难坚守,到“万人冢”掩埋忠魂的悲怆,再到革命先辈舍生取义的壮烈,讲解声声,把过去与当下串联。
同学们围站在石碑、雕像旁,目光专注,在老师的讲述里触摸历史温度。这些曾在课本上的文字,因实地探寻、亲耳聆听,鲜活成可感的过往。

革命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场所,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实践队队员纷纷表示:通过参观革命公园,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强国伟业的信念。(魏国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