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队员在西安事变纪念馆建筑前合影
2025年7月15日,国际(萨马拉)交通学院“青春筑梦爱国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由张入元老师带队,一行九人前往西安事变旧址参观公馆与别墅,听历史讲解,看史料实物,与当地居民交流,学习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到达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全体同学参观了张学良公馆。此情景是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代表西安方面,宋美龄、宋子文代表蒋介石在这里举行了会谈,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六项口头协议,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纪念馆内人物蜡像
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今延安)举行会谈,双方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达成共识,还讨论了联合苏联等问题。此次会谈推动了中共与东北军的合作,为西安事变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走进纪念馆,仿佛瞬间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泛黄的照片里,将军们的眼神写满忧国忧民的沉重;展柜中,磨损的军大衣、泛黄的电报手稿,带着岁月的温度,诉说着兵谏前夜的焦灼与决断;复原的会议室里,桌椅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仿佛还能听见改变民族命运的低声磋商。

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沉思,在历史场景中深切感受着革命先辈为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的担当。这次活动,让大家更深刻地懂得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对先辈们的爱国情怀有了更直观的体会——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终将化作前行的动力,激励着每个人在新时代续写责任与担当。(魏国谋/文 张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