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实践队在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前合影
七月的骄阳炽热如炬,正如我们心中不灭的敬意。7月20日,我们的“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在青砖灰瓦间追寻先烈足迹,在史料文物中感悟赤诚初心。



推开纪念馆的大门,时光仿佛倒流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馆内陈列的每一件实物——泛黄的书信、磨损的军装、锈迹斑斑的佩剑,都在无声诉说着杨虎城将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气节。从青年时期投身反清革命,到主导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再到被囚十二年始终坚贞不屈,将军用一生践行着“爱国爱民”的誓言。



最让人动容的,是西安事变展区的详实记录。1936年,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发动兵谏,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讲解员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将军在抉择时刻的坚定,在囚禁岁月里的不屈——即便身陷囹圄,他始终以生为国家,死为民族自勉,用生命诠释了何为爱国。


杨虎城将军因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挽救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不过,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将军的牺牲对于其家庭而言是灾难性的,但他的牺牲却并未阻挡整个家庭的坚韧与奋斗,反而激励和指引使其子女为国努力,成就了一个具有钢铁般精神和意志的革命家庭。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杨虎城将军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上。这次三下乡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那些镌刻在岁月里的忠诚与担当,终将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力量。
(魏国谋/文 雷智涵/图)

